好兵是什么样子?
或许是危险来临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让我上”;或许是比武场上,面对强大对手的不抛弃不放弃;或许是国际军事赛场上,誓将五星红旗升到最高处的荣誉感……
没有一蹴而就的辉煌,也不存在天生的好兵。在战士的成长过程中,有拔节成长的喜悦,也有涅槃重生的痛苦。这些所有的馈赠组合在一起,拼接成别具魅力的迷彩青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陆军某训练基地在新兵入营之初,视频连线第72集团军某旅3位优秀军士,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以帮助新战友更好地适应军营,找准努力方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编 者
关键词 热 血
军人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第72集团军某旅防空营三级军士长 谭斌
摩挲手掌上的老茧,再凝望你们一张张青涩的脸庞,我仿佛见到了那个18年前背着行囊、初到军营的自己。
入伍后,我学的是装甲专业。刚接触装甲专业知识,晦涩的概念、难懂的理论,让只有初中学历的我,学起来颇为吃力。果不其然,第一次考核成绩并不理想。
跟父亲打电话诉苦,父亲安慰我:“没事,咱慢慢来,一点点学懂弄通,一天天进步。”白天遇到不懂的内容请教班排长,晚上去学习室加班。慢慢地,我从“门外汉”变成了“装甲通”。再后来,我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2019年7月,我随旅队参加一场跨昼夜两栖登陆实兵对抗演习。作为海上应急救援队员,我在距岸15公里的海域待命。突然,一辆战车突发故障,在海上失去动力。
夜黑风高,波急浪涌,3次拖救均以失败告终。第4次拖救还未展开,车长栾公博报告:“车内渗水加剧,车体开始倾斜!”现场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车,要沉了。
此时,大浪又将救援船上固定缆绳的拉杆拽断。弃车还是抢修?
“弃车?”当兵这么多年,还没人教过我。
“让我上!”我脱下鞋袜,绑好牵引绳,纵身跃入海中。当时浪高3米,下海无异于搏命,一旦被海浪吞没就会葬身大海。但是,我已顾不上这些。
风浪太大了,短短30米的距离,足足游了15分钟。趁着一个浪头刚过,我打开副驾驶舱舱门跳了进去。一番紧张操作后,车辆在水中向前一蹿,终于有动力了。
此时战车的导航系统失灵,海况超出战车水上驾驶模式临界值。更糟糕的是,战车刚发动10分钟,废气便漏进了驾驶舱。当时正是酷暑季节,舱内温度高达50摄氏度,风扇又已损坏,浓烟呛得我直流眼泪。我用湿衣服捂住口鼻,另一只手驾驶战车。
3个小时后,战车成功上岸。履带接触地面的一瞬间,我趴倒在方向盘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经过抢救,我才逐渐恢复意识。
因抢修装备,挽回重大装备财产损失,我荣立一等功。回首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深刻感到,作为军人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即使是干最苦的活、做最难的事、爬最险的山、蹚最深的水,也不能有半点退缩。(记者向黎鸣、特约记者童祖静整理)
新兵孙珂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谭班长在危急时刻的选择,让我看到了军人的血性与勇敢,也让我想起了新训班长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
入营后不久,第一次做俯卧撑,刚开始还能承受,做到第36个时,我的全身都在发抖,每一个细胞都在高声抗议,可班长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37、38……”当我完全支撑不住想用膝盖跪地时,班长大喊一声:“军人的膝盖不能弯!”
那一刻,我立马绷直膝盖,全力撑起自己。入营半个月来,很多个这样的瞬间,让我深知选择军旅就是与牺牲和奉献相伴、紧张和艰苦同行。作为军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披荆斩棘,达到梦想彼岸。(周天宇整理)
关键词 坚 韧
你的努力不会被辜负
■第72集团军某旅合成二营中士 马亚东
“军营生活会是什么样?”每名新战友都会在心里问自己,也会在脑海中想象。是的,军营生活是火热的,充满激情和热血,但这不是全部。你们会走上硝烟弥漫的演训场,但也会面对《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在草原五班经历的那种单调枯燥的生活。
下连后,我成为一名工兵,没有过人的长处,训练成绩也拿不出手,但我并未因此就“躺平”。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努力,在年终考核时,我在同年兵中排第一。
2021年,担任班长后不久,我们迎来东部战区陆军组织的后装专业比武。得知一起参加比武的班组里,有不少曾在各级比武中摘金夺银的“高手”,班里同志士气不高,甚至有人认为“自己是保障人员,上去也是敲边鼓”。
“只要努力拼搏,平凡岗位同样可以发出耀眼的光亮。”在我的鼓励下,大家训练热情日益高涨。
1个月后,比武如期打响。在全副武装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要完成20公里的战斗体能训练,还要完成单兵战术、战场防护等课目,按照战时“一个过程”展开激烈比拼。
那天下着暴雨,在考核时积水已经淹没到我们的小腿位置。在战车拖救课目中,战损车辆即将开上平坦路面时,抢救车辆突然打滑。此时的战损车辆处于坡顶位置,随时可能掉入坡底。
情况危急,我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我发现,车辆打滑是由于转速过高导致牵引力不足。于是,我果断命令驾驶员降低转速,对战损车辆实施低速拖救,成功处置险情。
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连续13个小时奋战,我们共完成24个课目考核,取得抢救抢修专业集体第一的成绩。我在所有指挥类课目中都拿到满分成绩,取得个人第一名。
我始终认为,忍得住日复一日的平淡,才能迎来手捧奖章的高光时刻。在每一天坚守岗位中磨砺出强大的意志力,方能成功跨越一个又一个挑战。
新战友,进了军营就要胜任岗位,而不是要岗位适应你。既然选择在这片沃土成长,就要干一行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也许成功不会很快到来,但它绝不会辜负你的努力。(盛洋迪整理)
新兵谢先松
马班长的一番话,将我的思绪拉到了役前教育训练场。那时,我的队列训练一塌糊涂,转体散漫,踏步无力,就连齐步走也时常慢半拍,导致同班战友时常挨批。
我暗暗自责,也下定决心:只要没趴下,就拼命地练。转体散漫就努力绷直双腿,踏步无力就练习高抬腿,齐步走时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无论是训练,还是日常行走,我都抓紧练习,努力规范每一个动作。
一周后,我逐渐跟上了大家的步伐,踏步有力,步调一致。现在回想起那段与自我较劲的日子,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痛并快乐着”。在辛苦中磨练,在痛苦中成长,也许这就是训练的意义。(周天宇整理)
关键词 胜 战
当兵就要当“兵王”
■第72集团军某旅教导队二级上士 黄伟东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兵王梦”,我也不例外。
小时候,我就被电影《冲出亚马逊》里两名中国特种兵在“猎人学校”挑战身体极限战胜各国强手、为国家和军队争光的感人故事深深吸引。
入伍后,我时常用电影中的情节来激励自己,希望有一天也能出国参赛、为国争光。
2016年,我终于等来了这样一个机会。那年,旅队派出代表队参加国际军事竞赛,我被预选为“种子选手”。想到能有机会代表我国与其他国家选手同场比拼,我热血沸腾。
我开始了6个月的强化集训。每一天,我都在咬牙坚持,身上的伤口总是刚结痂又被磨破,在这样的“打磨”中,我的成绩一天天提高。最终,如愿进入参赛的22人名单。
当年10月12日,首届国际陆军“体能与战斗技能”竞赛在巴基斯坦举行。走上赛场,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将五星红旗升到最高处。
前4个比赛项目,我们参赛队获得两项第一,但总体领先优势并不大。最终的排名,还得看最后一个项目战斗技能测试的成绩。
在战斗技能测试的前半段,我一度以较大优势领先对手,但在比赛接近尾声时,骨膜炎复发,疼痛难忍,速度明显放慢,当时我只咬定一个念头:再疼,也要冲过终点线!忍着疼痛,我坚持到了最后。
这场比赛中,我们每名队员都达到了身体的极限:有的队员掌心血肉模糊也全然不顾;有的队员做引体向上时手上的皮都磨破了,也要多拉一个……我们最终以5个项目3个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得团体第一。
在我的军旅时光里,还有很多个这样的时刻,我和队友们一次次挑战着“不可能”。回望那些热血沸腾的经历,我感受最深的是——只有锤炼自身硬功,才能镌刻出属于自己的军旅勋章。
没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不会绽放。新战友们,面对挑战,多想想军人的使命,多想想肩上的责任,你就会“千难万险何所惧,笑向苦累觅甘甜”。(江吴靖文整理)
新兵兴宗孝
没有天生的强者,强者都是千锤百炼磨出来的。黄班长正是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次次突破能力的“天花板”,才成为“兵王”。
初入军营的我们,正在经历军营的磨练,更需要黄班长那样的勇气和毅力。入营第二周,我们排进行3公里测试。因为有体能优势,一开始我信心十足,起跑便加足马力。跑到半程时,我的体力渐渐不支,队伍后侧传来了班长的鼓励,“坚持!”距终点还有500米、300米、100米……我一点点突破自身极限,最终第一个到达终点。
测试结束,班长对我竖起大拇指,“能咬牙挺住,好样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次次突破极限的“苦”早已转化成“甜”。而我在这“苦”与“甜”的交织中,不断成长,不断蜕变。(周天宇整理)
(责编:温璐、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