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我们话接上期。如果是新来的同志或朋友,我建议大家先去看一看之前的两期内容《吸引了世界瞩目的瓦格纳兵变,到底是如何引发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普里戈任的起兵诉求究竟是什么?》对前情提要有个基本了解,以做到无缝衔接。
(资料图)
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普里戈任麾下的瓦格纳和绍伊古领导下的俄国防部之间有矛盾,这一点我其实很早之前就有所耳闻,相信了解这一情况的同志和朋友也不在少数。而且我也知道俄罗斯国防部要收编瓦格纳这件事情,只不过我之前并没有往深处想。我当时只觉得,临时工转正式工对瓦格纳的雇员而言不算是件坏事,反正干的不都是一样的活,待遇可能会差一点,但至少有名分和编制了啊,给俄罗斯国防部干还能比给普里戈任干更差吗?我想不至于吧。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完全出乎了我此前的预料。他普里戈任不仅真的敢领着瓦格纳的雇员挥师兵谏,而且还真的敢对俄军军人和装备开火。最诡异的是,在北上过程中,他的部队就没有遭到俄军的多少有力阻拦,一伙人沿着高速公路大大咧咧地就开过去了,一天就推进了几百公里。我寻思要是当初在乌克兰也能有这效率的话,这场仗早就结束了,何至于还要闹到这步田地?
好多人说普里戈任这波兵变搞的是突然袭击,我不这么看。部队还没从罗斯托夫出发呢就昭告天下,你说这是要先声夺人我姑且也就信了。可接下来瓦格纳的操作算怎么回事?他普里戈任的“兵谏”“上洛”说得再好听,满打满算又能有多少人?多少杆枪?多少辆坦克装甲车?他怎么就敢一行人直接沿着高速公路的主干道就直接北上了?而且一天不到就推进了几百公里,有这么搞突然袭击的吗?
我也不觉得这是俄军反应迟钝。你说你在俄乌战场上反应迟钝也就算了,那毕竟是在乌克兰,只要能保住性命,打赢了算赚,打输了不赔。可现在这是在俄罗斯啊,普里戈任已经明着说要奔首都去了,瓦格纳的车队就疾驰在通往莫斯科的高速公路上,你就是再迟钝,在这种事关国家存亡的危机面前,难道还能躺平摸鱼不成?
你俄军就是没法各地的装甲部队调过来和他普里戈任硬碰硬,至少派遣空军往他们的必经之路上投几枚铁炸弹袭扰一下总是可以的吧?再不然,让导弹部队打两发导弹过去。能不能挡住另说,至少你应该表现出积极抵抗的态度来,没准普里戈任自己就知难而退了呢?
可结果呢?所有这些军事上的举措,俄军似乎都没有采取。纵观6月24日这一天的战报,我除了看到俄军有几架直升机被瓦格纳击落之外,就没看到俄军拿他们怎么样的。相比之下,甚至就连俄罗斯的文官们都比他们有抵抗精神,至少该挖的路挖了,该拆的桥拆了,莫斯科市长一度还做好在首都城里和瓦格纳部队打巷战的准备,他为此甚至已经提前宣布了6月26日全城放假一天的消息。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是俄军的神经太大条、反应速度太拉胯的话,我想基本上只有一种解释:对于瓦格纳兵变这件事情,俄国防部里头有人乐见其成的。他们或许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普里戈任去莫斯科闹,但却可以在瓦格纳途径自己辖区时,晚个几分钟再接通莫斯科打过来的电话。
别小看这几分钟,你几分钟,我几分钟,加起来可能就有几个小时了。就瓦格纳的那个进军速度,要是普里戈任真抱着把事情搞大的心态去鼓动的这次兵变,有人能给他几个小时的喘息之机,瓦格纳的先头部队没准真就冲上红场了。
普里戈任在俄军当中的人缘并没有多好,再加上他的瓦格纳和俄军在对乌作战任务中是有功能性冲突,按说盼着他吃瘪的人怎么着都应该比支持他的人多,怎么还会有人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乐于看到他跑去莫斯科闹事的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俄军现状了。过去和几个朋友讨论俄军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时,我曾经听他们对俄军提出过这样一个评价: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形式主义,撤退中的投降主义。
我现在觉得,这三句评价的后头其实还应该加上第四句:建设中的投机主义。
哪怕是我这样一个不谙军事的大妈都知道,现在的俄军和曾经的苏军完全不是一个位面上的东西,二者的战斗力和精气神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我相信这一点克里姆林宫比我更清楚,否则的话,克宫也不至于先后让谢尔久科夫和绍伊古两个人来领导俄军的军改了。
都是军改,都精简了一定规模的人员,可俄军的军改和解放军的军改并不是一回事。解放军军改完了,不仅先进武器的装备数量上去了,而且战士们的精气神和军改之前相比也有了显著提高。反观俄军这边,人少了,先进装备的数量却没见增加多少,本轮俄乌冲突用的很多还都是苏联时代剩下来的老本,和乌军那边拉不开显著的技术差距,打到最后大家还是要拼数量。可拼数量你现在的兵员又不够,这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负循环。
要应对的任务和假想敌一个不少,却只精简人员却不增加新的技术装备,这样的军改叫什么军改?能给部队增加多少战斗力?除了能给俄罗斯财政减轻一点负担之外,我实在是没看出来。
之前无论是叙利亚内战也好,还是乌东冲突也罢,这些战事的规模和烈度和真正的大战都没法比。俄军在那两场战事中还算可圈可点的表现,再拿到今天的俄乌战场上,拉长到一年以上,就完全不够看了。
谢尔久科夫的军改是失败的,但是绍伊古的军改也没成功到哪里去。这话说出来或许有点伤人,然而战场就是一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你领导得不好,你没有领导出成绩来,时间长了,下属自然会滋生怨气。
战场如职场,相比让一个庸人来但领导,大家往往更情愿在一个强人的手底下干活,尤其是在手上还有个大项目要跟的时候。你俄国防部的领导层没法带领底下走向胜利,那他们难免就会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比如,期待着普里戈任去莫斯科闹一闹,没准这一剂以毒攻毒下来,上面就有人出来管了,事态就能发生好转了呢?
这算不算一种投机主义?算,当然算。但问题是,在今天的俄罗斯,抱着这种投机主义在做事的,难道就只有俄军下面的这些人吗?
二、投机投到最后,终点就是投降
回顾一下瓦格纳的发迹史,作为一家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之后,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的雇佣兵公司,为什么瓦格纳在过去近10年来能发展得如此迅猛?以至于发展到最后,甚至就连攻克巴赫穆特这样的关键战役都交给他们了。
再加上他们又用着俄军提供的武器弹药,而且绝大多数成员还都是俄军退伍下来的老兵,也就是俄国防部后来提了一嘴“收编”,要不然,我一度还以为瓦格纳早就被俄国防部招安了呢。否则怎么会让一伙雇佣兵在巴赫穆特这样重要的舞台上挑大梁呢?
普里戈任虽然和绍伊古还有格拉西莫夫等人有过节,但最后他到底还是率领瓦格纳把巴赫穆特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这个战绩是实打实的。他日后兴兵作乱固然是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但是这也无法完全掩盖他和瓦格纳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成绩。
不光是我们这些围观群众,那么多俄军官兵都看在眼里呢。再惹人讨厌的强人也是强人,再招人喜欢的庸人也是庸人,但这是战场,是战争,打不赢是要死人的,要死很多很多人。这么一对比下来,普里戈任能在俄罗斯的社会上乃至是军政界收获一部分拥趸,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白了,要是绍伊古和他们领导下的俄军但凡能够支棱点,也不至于让普里戈任率领的瓦格纳做大到今天这个体量。
或许正是因为早早地就意识到了只裁员、不添枪的军改自有其绕不开的局限性,所以瓦格纳才能在过去这10年来得到大大小小的,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各种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俄军打叙利亚内战有他们,打乌东冲突也有他们,打俄乌冲突还是有他们。
如果普里戈任真的只是个志大才疏的野心家,如果瓦格纳真的只是一支可有可无的雇佣兵兵团,莫斯科又怎么会给他们那么多次露脸的机会呢?更别说最后还赋予他们去监狱里招兵买马的特权,并把攻克巴赫穆特这样的重任也交给他们了。
为什么?说到底不还是那四个字:便宜,好用。雇佣兵只要钱给够了就行,哪像俄军的正规军部队,稍微动一动,不是碰坏了这个的盘子,就是打碎了那个的杯子,小活不乐意干,大活又嫌干不了。平时不打仗怎么都好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也就当凑合过了,可问题现在是战时啊,战争本来很容易给权力结构和身份阶级洗牌,能打的就上,不能打的就下来,客观规律可不会管你是雇佣兵还是正规军,打不赢就是原罪。
本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瓦格纳逐渐开始被俄罗斯政府派遣到各个战场上,在各场关键战役上,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事态发展到这个份上了,虽然瓦格纳在名义上还是一家雇佣兵公司,但它实际上已经和西方语境下的所谓的“私人军事承包商”有了极大差别。西方那帮“承包商”虽然干得很多也是见不得人的脏活累活,但它们基本上不会跑到正面战场上刷存在感,最多也就是干干安保情报一类的低烈度工作,偶尔营救一下人质就算不得了,好莱坞高低都得给拍部电影。
瓦格纳呢?从2014年到今天,从叙利亚到乌克兰,大大小小的阵地战、攻坚战和阻击战都打了多少回了?要说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次次大规模作战行动都有他们打主攻,这那还是雇佣兵公司啊?大家伙什么时候见过正面交锋时雇佣兵比正规军还能打的?这是2023年又不是1023年。要不是因为俄国防部和瓦格纳如今闹出来的这一出,等什么时候俄乌冲突打完了,你说他普里戈任就是变成第二个卡德罗夫我都信。
道理都懂,所以当俄国防部宣布要将瓦格纳收编的时候,克宫那边也支持了。这么能打的一大帮人交给一个私企老板来管,谁能放心?这其实也是所有花钱聘请雇佣兵的雇主们都担心的事情:怕你不行,更怕你太行。你要是不行,雇主花在你身上的钱最多当作打水漂;你要是太行,最后没准雇主都要被你当成水漂打出去了。
这个道理普里戈任懂不懂?我相信他是懂的。他曾经也很明白,所以他之前始终表现得很低调,能不声张就不声张。瓦格纳无非就是俄罗斯政府的一双白手套而已,他和他的雇员们干的并不是什么多光彩的事情。毕竟真要是光彩,还要他们一帮雇佣兵干什么?你种树,他乘凉,这是原本就定好的分工,二者天然就泾渭分明。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之所以说普里戈任曾经是个明白人,就是因为他打到后来飘了,找不着北了。克宫给他的特权,他真敢拿;俄国防部要他打的硬仗,他真就打;一边在网络上享受指点江山的快感,一边又托大邀功对俄国防部百般数落。以至于到了后来,连曾经的网红卡德罗夫都比不过他了,就普里戈任一天天在网络上说的那些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俄军对乌作战的总指挥呢。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曾经也谨小慎微的人,到了最后会变得如此乖张?此时此刻,普里戈任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有一点我是清楚的,那就是当一个人品尝过太多胜利和权力的美酒之后,不管他的酒力再好,自制力再强,到头来有很大概率,一样是要耍酒疯的。
瓦格纳的这场兵变最后会以何种方式收场?起码直到这期文案写完的时候,我都还不得而知。不过无论克里姆林宫、俄国防部和瓦格纳三方最后如何博弈,我觉得这一次都不会有赢家。
三拨人,每一拨都是在投机主义的驱使下作出的抉择,投机主义因此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凝合剂,也成了他们之间的溶解剂。他们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提防;既相互塑造,又相互排斥;既相互照顾,又相互伤害。
其实投机主义自始至终都是一条死路,只可惜那些执着于投机的人往往看不清楚这一点。当他们看清楚的时候,路往往也走到头了。或许也只有到了这时,他们才会猛然意识到,原来投机投到最后,终点就是投降。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得于斯者,毁于斯也。
关于俄罗斯这个国家,我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俄罗斯总是在混乱中走向强大,又总是在混乱中走向毁灭。从苏联到俄罗斯,这位大体老师已经给我们上过太多太多课了。这个国家所发生的事情,总能给我带来复杂的心理感受,复杂到哪怕只是一个雇佣兵公司所掀起的、一天不到就流产的军事政变,我也没办法用三期内容共计1万2000多字的篇幅一一讲清楚。
但是,再多的话也有说完的时候。这三期内容下来已经耽误了不少同志和朋友很多时间了,如果大家觉得我说得还算凑合的话,还希望各位能够点赞关注,多多支持。一键三连当然最好,毕竟只有大家的鼓励,我才有不懈努力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