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杨琳|中关村论坛现场报道
5月25日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开幕,一系列论坛会议、展览展示、前沿大赛以及配套活动等惊艳亮相。
(资料图)
国际化是本届论坛的一个重要特点。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介绍说,今年论坛增加了对国际科技组织的邀请力度,增加了国际企业和机构数量,增加了国际知名政要、产学研知名人士的参与力度。“主办方希望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一个国际性的科技交流峰会,一个能够宣讲重大政策的平台,一个高端人才汇聚交流的平台,也能成为一些重要成果展示的平台和一些前沿思想碰撞的平台。”
聚焦全球议题,应对全球挑战
本届论坛共举办150场活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包括17位诺奖级嘉宾在内的近120位顶尖专家发表高水平主旨演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何塞·维埃拉、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主席彼得·格拉克曼、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席赛义夫·拉曼、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四海宾朋纷纷亮相。他们围绕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国际前沿技术、碳达峰碳中和、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全球数字化应用等全球议题展开演讲、讨论,共促创新合作,共解发展命题。
比如能源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在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带来了“通过储能、氢能把大规模绿电用于传统高能耗行业”的思考。他分享了团队用绿电作为新的供热方式的研究,以乙烯裂解变成三烯举例称,每吨乙烯需要消耗几百公斤的燃料,若把这些燃料换成绿电,在实验室初步完成的结果是,只需要1000~1500度电就可以替代几百公斤的燃料,实现供热过程。每度电成本降到2毛钱以下甚至更低,不但意味着技术可行,而且经济上也有竞争力。
欧洲科学院院士伯特·维克洪森关注塑料裂解问题。“现在在河流海洋当中发现大量的塑料垃圾,我们必须对这些塑料进行处理。”他说,从焚烧和垃圾填埋场的线性社会,进入一个开始回收和制造的社会,这方面已经有不同的技术。他分享了该领域目前主要的挑战,展示了团队研究的新的催化剂、新的流程、工艺和反应。
德国柏林驻华商务联络处高级经理福劳则期待,通过互动交流达成两国企业合作的意愿。“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想向中国企业学习,我们也想吸引更多企业到柏林驻扎。我们刚刚去了上海,对展示出来的新科技印象深刻,希望有更多柏林企业和他们合作,这样我们可以共同拥有更好的未来……”
“开放合作·共享未来”正当其时
本届论坛主题——“开放合作·共享未来”,是海内外众多企业、学者的共同期盼。
“今年论坛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共享未来’这个前几年还难以产生共鸣的想法,如今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因为,我们每个人正身处其中。”比尔·盖茨如此说道。
多年来,盖茨基金会与中国的合作一直持续,支持中国生产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与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创办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在中国农业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帮助非洲国家改善水稻种业体系……
在比尔·盖茨看来,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能够通过分享其科技成果与成功经验为世界作出独特的贡献。“这些例子显示,只要我们通力协作,彼此包容、相互理解、坚定目标,并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我们就能够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紧迫问题。”他说。
今年,人工智能也是论坛提及的高频词。目前,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生活的颠覆超乎想象,各国对其先进技术的争夺十分火热。对此,“利用开源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加快发展”成为多位学者专家的共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称,过去大家总认为开源是学术界开放共享知识产品的一种价值观,而闭源是支持软件商业发展的有效模式。而今天,开源实践已经推动一种面向服务的产业生态。“一旦将开源运用好,既能够支持创新,也能够有效地兼容商业领域的创业实践。”
“开源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形态。”王怀民表示,Meta把LLaMA模型进行开源,就迅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过去5年,全球范围出现了参数量超过百亿的大模型约45个,32个出现在美国,9个出现在中国,还有4个出现在欧洲。其中,美国有15个是开源的,中国有5个大模型已经开源。
从我国来看,人工智能产业经过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应用导向、场景驱动、技术支撑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不过,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也坦言,我国在底层算法、关键软硬件和生态体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需要科技界、产业界携起手来共同破解。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看来,人才是破解合作共赢难题的关键,尤其是顶尖人才。
他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举例称,这里的非美国出生的人口比例,在硅谷、洛杉矶达到39%和34%,2021年亚裔居民人口在硅谷、加利福尼亚的比例也很高。“正是因为硅谷、旧金山湾区汇聚了来自世界各族裔、各文化背景的顶尖人才,才让这个地区成了科学技术的集聚地。”施一公说,“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流通、合作,才能让世界共赢,而民间交流、高水平之间顶尖人才的交流是推动发展的最强大和最根本的力量。”
这一点,阿德姆·帕塔普蒂安也深有体会。2021年,阿德姆·帕塔普蒂安与另一位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因“对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疫情暴发初期科研人员共享信息与数据,识别病毒并设法研发疫苗等药物,这一切都是通过开放获取出版物和在社交媒体实现共享数据实现的。”他希望,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开放交流、协作、包容性与多元化均属于学术界成功的标志。“没有哪个科学家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就立足于学术界。”
正如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引用电影《黑豹》中的台词那样:“真理让我们紧密相连,而不是让我们分离。在危急时刻,智者搭桥,愚者筑墙。”
(文中图片均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铭悦摄)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